欢迎访问本站!
好店入驻
微信扫一扫打开
入驻好店
发布信息
微信扫一扫打开
发布信息
宝应头条  >  其他资讯  >  1966年我们读高三
1966年我们读高三
2022年05月27日 14:17   浏览:2015   来源:李映华


从上地庙到绿树禅院


王振汉


我与士地庙结缘,不是儿时发热被妈妈带到庙里“叫”过,也不是因庙里“吴老爷”夜间出走,在大街小巷游荡的悚然传说,而是当我第一次跨人学校门,就进了这座庙的缘故。


从前,小镇上有两座土地庙,一座位于镇南,在通往寿圣寺(后改为大型粮库)的溱南路上;一座镇北,在绿树禅院西北100余米处。依其位置,乡人习惯叫着南土地庙和北土地庙。


1950年代初期,镇上的小学坐落在绿树院,一、二年级不在校内,而是设在北土地庙里。庙西侧“岳神龛”“你来了”的匾额旁边,立着的那尊头戴高帽、七孔流血,身穿孝服脚蹬草鞋、胳肢窝里夹了把纸伞的“吴老爷”早已不见踪影,供奉菩萨的房子全部改建成教室。




1954年初秋,我开始在这儿上学。土地庙小,新生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,被关进笼子里。庙的门槛高,每天进出都要使劲跨越。教室狭窄,光线不好,不足30平方的天并,是我们课间活动场所。小学一年级有3个班,我在2班,班主任叫赵年官,脸庞圆圆的,个子不高,讲课声调也不高,教我们语文。那时还没有汉语拼音,课本上都是繁体字,第一堂课赵老师讲的是“来来来,上学去”。



那时候冬天很冷,雪后教室的屋檐下常常会挂满冻冻丁(冰凌),好长好长。有的同学家境好,从家里带来圆形的小铜炉子取暖、课间则显摆起来:掀开炉盖,把一只只白果放入炉内火灰里,过了一会儿,就听到噗噗的爆炸声,白果熟了,飘出诱人的香味。


在土地庙学习的时光是短暂的,到了三年级,我们就到绿树院校区上课。宛如小溪流人大河,我们对一都感到新鲜和畅快。绿树院原名绿树禅院,本是始建于五代的寺院。改造为学校后,操场大教室多、人气旺,特别是校园内那株千年老槐树,树型迥异,空洞的树干,斑驳的树皮,刻录着沧桑和刚毅。它的主干挺拔向上,支干斜卧在校园的围墙上,伸出墙外好远,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张开手臂,欢迎我们的到来。

三年级班主在换成了李彭珠老师,别看她是个女的,生得人高马大,少了女性的温柔、却多了凶悍、很多同学都被她用指头的关节“凿”(重重地敲)过“刮子”,我的额头也领受过。那时的不少家长都跟老师说过“犯嫌就打”的话,或许我们小时候太“皮”了、李老师的凶悍”也是“恨铁不成钢啊。



四年级,班主任是管跃霞老师,教我们语文,她温文尔雅,和蔼可亲。教算术的是徐振监老师,他的父亲是镇上有名的老中医徐子和,医术精湛,以“徐七爹”闻名遐迩。大书法家高二适与其相知较深,曾“赠诗以草法之”,题为《北归过秦潼奉赠子和先生》。注中尊称其为“徐七翁”,并以“知翁着手易成春”褒扬之。管、徐两位老师搭班子,一直教到我们小学毕业。


1959年暮春,五年级下学期,有2个同学离开了我们。一个是女同学,眼晴特有神,忽闪忽闪的,微笑总是挂在脸上,她叫方均秀,因脑膜炎去了天国;另一个是男同学,和我是同桌,白净的皮肤,浓浓的眉毛,他叫吴锡琪,听说随父母转学去了苏南,至今,我经常想起当年的那个小帅哥。



升人六年级后,3个班全部搬到学校最南端教室,靠近学校的大门口。教室正对着老槐树,且近在咫尺,早相见晚相望,目睹它一岁一枯荣的景致。

课余,我们在老槐树下嬉闹,踢毽子、跳绳、斗拐,还有跳白果、滚铁环,印象最深的是男生“挤赖子”(贴墙扩),女生“拿姆儿”(在地上以手取小布袋或小石子)。

槐花盛开时,女同学用槐花枝编成花环,戴在头上,至今还记得唐梅英同学戴着花环,小清新的样子。

告别小学,1960年我们六(2)班有十多人考上初中,1963年4位同学(唐梅英、王佩霞、莫宏顺和我)考上只招一个班的高中,莫宏顺顶替父亲上班,3个同学读到高三。



而今,绿树禅院的老槐树上了邮票,我的小学上了新闻图片,上了央视,这些古朴典雅、入诗入画的景点,带来的是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。我惊呼:多么熟悉的图画,那是我读书的地方!我又一次吟诵孙乔年(清乾隆年间进士)写下的《绿院垂槐》诗:

频年四季勿衰倾,

绿叶纷垂伞盖成。

不仅游人堪玩赏,

熏蒸炎热好乘凉。


当我走进恢复旧制的绿树禅院,备感佛门的圣洁和肃静。不见旧时貌,不闻昔时音,取而代之的是香火缭绕、晨钟暮鼓,老槐树下飘带成了“红色瀑布”。还有那位从小出家,后做布厂工人,孤独一生、老了重入佛门的鲁净怀,被塑成了肉身菩萨,静静地坐在禅院里,让人唏嘘不已。唯一不变的,是那棵老槐树,生生不息,依然在默默地守望,似乎固守着千年不变的信念,它的坚韧和神奇让我景仰。



昔日寺庙香火断绝,佛旁书声琅琅。因为时代的缘故,我们这代人,多有在寺庙上学的经历,佛教的“因果”“向善”等理念从小潜入我们的心灵,或许因为这些,使得我们在日后“轰素烈烈”“史无前例”的“与人斗”运动中,能够保持一点做人的底线。


(长篇纪实文学作品集《1966年我们读高三》)

头条号
李映华
介绍
李映华,安宜高中退休教师,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。
推荐头条